聽力損失分類及特征
聽力損失分為:傳導性、感音神經性和混合性聽力損失。
傳導性聽力損失:
借空氣傳導的聲音,由于外耳和(或)中耳病變的阻礙,使其達到內耳的聲能量減低。雖然內耳的結構正常,但毛細胞底部的神經末梢所受到的刺激微弱,產生的神經沖動微小,便出現(xiàn)耳聾的現(xiàn)象。
1.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 先天性畸形,包括外耳、中耳畸形,例如外耳道 閉鎖和鼓膜、聽骨、蝸窗、前庭窗等發(fā)育不全。如果再有內耳結構發(fā)育不全,則出現(xiàn)嚴重的混合性聾或全聾。后天性畸形多因創(chuàng)傷所致。
2.外耳道機械性堵塞 如耵聹栓塞、異物、膽脂瘤或腫瘤等。這種情況所致聾的程度,一般不甚嚴重。
3.由于創(chuàng)傷或中耳炎癥所致的鼓膜穿孔 如果中耳無病變或病變甚微,或為緊張部小穿孔者,影響聽力不大。
4.中耳炎癥 如中耳積液(血性、膿性、漿液性、粘液或混合性),中耳黏膜腫脹,聽骨粘連、斷離或缺損,中耳肉芽腫,鼓室硬化癥,耳硬化癥及中耳腫瘤等,都能妨礙聲音的傳導。
5.頭部外傷 可引起外耳道血塊堵塞、中耳積血、積腦脊液或腦脊液耳漏、聽骨鏈斷離或骨折等病變,產生傳音性聾。
導致傳音性聾的主要疾病是外耳道阻塞性病變和中耳炎。中耳炎又多因急性鼻咽炎、鼻炎所引起。兒童期易反復發(fā)作中耳炎,因此應加強幼兒保健措施。鍛煉身體,增強抵抗力,防止上呼吸道感染。
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:
耳蝸螺旋器、聽神經或大腦聽區(qū)有病變時,不能或只能部分感受傳入的聲音。耳聾的特點是,即使能聽到較大的聲響,但不能辯清語言,并有高音性耳鳴。最常見的病變是螺旋器的損壞。
1.急性傳染病 病毒和細菌的感染,如腮腺炎、麻疹、猩紅熱、流行性感冒、大腦炎、腦膜炎、傷寒等,皆可導致感音神經性聾。各種病毒對耳蝸的損害基本相似,耳蝸底周最嚴重,可有螺旋器變性、血管紋萎縮,蓋膜脫位和扭轉,以及球囊變性。很少橢圓囊和半規(guī)管。腮腺炎引起的耳聾,發(fā)作突然,嚴重,可伴發(fā)惡心、嘔吐和眩暈。有時有耳鳴耳悶脹感。耳聾一般是單側的。麻疹一般導致較重的雙側對稱性的耳聾,高頻耳聾更重。腦膜炎所致的耳聾多為全聾,且不易恢復。
2.耳毒性藥物中毒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,如鏈霉素、雙氫鏈霉素、新霉素、慶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多粘菌素等,以及其他藥物如奎寧、水楊酸等,都可導致感音神經性聾。耳毒性藥物中毒與機體的易感性有密切關系。
3.噪聲損傷
4.顱腦外傷 顱腦外傷不但可損害中耳結構,引起傳音性聾,還可因顳骨骨折損害內耳結構或導致內耳出血,或因強烈震蕩引起顱腦損傷,導致感音性聾。有時伴有耳鳴、眩暈。輕者可以恢復。
5.老年性聾 由于機體的衰老,不但螺旋器的毛細胞和神經節(jié)可發(fā)生變性,或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衰退,導致耳聾,還要引起血管硬化、骨質增生、導致內耳血循環(huán)障礙,以致聽器官退變,產生耳聾。但是,在同樣的環(huán)境中,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有耳聾,遺傳因素大概也起一定作用。
6.突發(fā)性聾 突然發(fā)作,原因不明,可能與病毒感染、內耳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、血流遲緩有關,情緒波動,氣壓改變等也是可能的誘因。病變可累及毛細胞、蓋膜、基底膜,甚至發(fā)生前庭膜或蝸窗膜破裂。耳聾屬感音神經性,重者可全聾。耳聾可自行完全恢復,部分恢復或不恢復??砂槎Q及眩暈。此外,聽神經瘤、膜迷路積水、迷路炎等都可引起感音神經性聾。
混合性聽力損失:
傳音和感音神經結構同時有病變存在,聲波之傳入與感受均有障礙。病變存在于外耳、中耳和內耳,如長期慢性中耳炎、耳硬化癥晚期的耳聾。具有傳音性聾和感音性聾的特征。